一、产品介绍
「低效计划」清理工具是巨量千川广告投放平台推出的一款计划管理工具,帮助广告主高效管理计划。「低效计划」清理工具支持快速扫描账户“活跃度低/创意挤压严重”的低效广告计划,广告主可选择一键暂停或删除账户下低效广告计划,帮助广告主合理分配预算、实现降本提效。
●什么样的计划会被定义为低效计划?
投放系统判定的跑量困难、创意挤压严重、且未来花钱也非常非常少的计划。来源于计划诊断判定的「不活跃计划」、「创意挤压严重」。
●广告主清理诉求如何
目前披露低效计划清理工具的账户,其中有清理动作的账户占比67%,广告主对于清理工具的使用态度非常正向,目前工具已全量。
二、产品优势
根据巨量千川数据,保留top40%的计划,即可基本使每个广告主达到99%的消耗。其余的中长尾计划(系统识别的低效计划),由于本身转化效率低等问题,不仅在未来无法贡献GMV及ROI,且挤压了在投计划的生存空间,导致广告主账户掉量、冷启动通过率等问题。
及时清理「不活跃计划」、「创意重复度过高的计划」以及「拖后腿的计划」能有效缓解广告主计划之间的自挤压,降低在投计划掉量的概率,给新建的计划以更大的探索空间,同时提高计划管理效率。
为了提升广告主投放体验,同时保障平台高效运转,巨量引擎广告投放平台与巨量千川投放平台将于5月份上线「在投计划配额」机制(简称Quota)。
●「在投计划配额」概述:
每个广告主账户都有平等的「在投计划配额」起始值。系统将根据账户历史消耗确定所属档位,分配更多的「在投计划配额」。
「投放中」的计划数量达到配额上限后,则无法开启新的计划投放,需要清理「投放中」的计划数量至配额内,才可进行新计划投放。
当「投放中」计划数量小于「在投计划配额」时,不影响正常开启计划投放。
具体细则计划于4月中下旬公布,辛苦您保持关注。建议您养成低清理效计划的习惯,提高账户管理效率,避免「在投计划配额」机制上线影响投放。
三、操作指南
您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找到「低效计划」清理工具入口:巨量千川ー》计划推广列ー》顶部小红条ー》点击“立即清理”ー》查看计划投放数据ー》选择“全部暂停”或“全部删除”。
如果你是MAPI强依赖客户且已了解相关计划定义,建议阅读以下文档,尽快接入,优先尝鲜相关功能。
接口介绍:用于获取千川广告账户下的低效计划列表。
四、常见问题
Q1. 系统推荐清理的是哪些计划?
A1: 是跑量困难、创意挤压严重、且未来花钱也非常非常少的计划。来源于计划诊断判定的「不活跃计划」、「创意挤压严重」。如果计划显示为低效计划,短视频计划可以诊断页面查看具体的分类,直播的诊断分类在开发中,敬请期待。
Q2. 清理助手暂停的计划如何找回并重新开启?
A2: 已暂停的计划可以在推广管理中重新开启。
Q3. 已删除的计划支持重新开启吗?
A3: 已删除的计划不支持重新开启,但相关投放数据支持在数据报表中查看。请您结合运营需求谨慎删除。
Q4. 为什么我的账户会出现弹窗提示?
A5:为了高效管理计划,当广告主的低效计划数>=300时,会出现低效计划清理弹窗提示,代表您账户内在投计划数已达一定上限,请及时删除低效、低活跃度或非必要计划,以免影响投放。
当广告主的低效计划数<300时,当日即不再出现弹窗,广告主可以通过提示条清理剩余低效计划。
为避免打扰用户,该弹窗每日最多出现4次。
Q5. 为什么刚新建的计划,刚通过审核就提示低质呢?
如果是通过审核便提示低质的计划,代表您的计划创意重复度高,系统判断计划起量概率较低,我们建议您暂停/删除重复计划,且保持新建素材和计划的创新。
五、计划清理&账户培养同步进行
低效计划占比过高,本质是“无效新建”、“重复堆积”、“账户管理效率低”的直接表现,为了更好地提升账户投放效率,获取更大经营收益,我们建议广告主清理低效计划的之外,建立“优质账户”培养意识,也既是“去肥”再“增瘦”。
由于低效计划本身是投放系统判定的跑量困难、创意挤压严重、且未来花钱也非常非常少的计划,对于账户的GMV及效果贡献极低,且直接挤压在投的优质及头部计划,影响新计划探索效率。
我们建议您关注低效计划的诊断结果,并定期统一“彻底清理”低效计划。
2、充分提升创意多样性
【背景】线上在投广告有相当数量级使用的都是完全相同或相似的创意,极大影响投放生态,甚至造成广告主内部计划自挤压。
【方案】为了引导广告主丰富创意多样性,使大家都能获得更好的投放体验,我们针对更新鲜的创意额外叠加了一些策略扶持,以此鼓励大家生产更丰富多样的创意。
【注意】在策略扶持的背景下,可能会出现:由于更多丰富多样的创意被探索出来,导致重复&相似的创意受到更大程度的挤压从而消耗放缓,请大家及时填充多样性创意。
创意元素一般包括什么?
创意一般包括标题、图片or视频素材、落地页。
重复指的是什么?
重复指的是 图片or视频素材、落地页 完全一样,音频不作为判定因素。
相似指的是什么?
相似当前由模型识别,没有具体的规则和范围,但是可以告诉大家-些相对明确的方向:
●是否只是更改了音频:音频不作为判断相似的依据条件;
●是否只更改了少量的视频/图片元素:比如只替换了logo/插画/文案等;
●是否只是在非主要表达内容上作更改:比如只更改了封面/背景配色/首帧,比如只缩短视频的长度/调整片头片尾/调换视频内容的顺序,比如只是将视频缩放/旋转/调节亮度/更换视频底色等;
●是否使用相同场景或视频模板:比如只更换了商品/人物。
- 2023-04-24
2023年抖音「节盟计划」重磅升级 - 2023-04-22
抖音直播间广告如何用付费流量激发生意的增… - 2023-04-22
备战618,今年达人营销怎么做?| 抖音广告… - 2023-04-21
巨量引擎广告全新升级,四大亮点抢先体验 - 2023-04-20
抖音种草,经营获客,新能源汽车的生意阵地… - 2023-04-20
用创作铭记此刻的情感充盈——《创作的力量… - 2023-04-20
久违了,美好春天!快来种草你的春日出行攻… - 2023-04-20
618来临,品牌如何将种草预算加倍兑成GMV?… - 2023-04-20
抖in生活范儿 | “闻香季Ⅱ”来袭,一起在… - 2023-04-20
「抖in新风潮·春夏上新月」收官,服饰品牌…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